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的历史与发展

需积分: 49 22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1.07MB PDF 举报
"这篇资源是一本关于fullstackreact的书籍,着重探讨了图像纹理特征提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纹理分析方法经历了从数学变换到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演变,再到小波理论的应用。文章提到了Haralick的工作对纹理分析的贡献,以及分形理论如何为纹理特征描述带来新视角。小波理论的引入解决了多尺度纹理特征描述的问题,为纹理分析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 在图像处理领域,纹理特征提取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图像的视觉理解、分类和分割。从早期的自相关函数法、功率谱方法到Haralick提出的GLCM(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基础。GLCM在纹理分析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因为它能有效地将灰度值转换为描述纹理结构的信息。此外,灰度行程长度法、灰度差分统计法、自回归模型等方法也在特定场景下对纹理分类有所贡献。 进入20世纪80年代,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理论在纹理分析中受到重视,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模型的出现,如Gibbs模型、GMRF模型、SAR模型和HMRF模型等。分形理论的引入为纹理特征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Chaudhuri和Sarker提出的差分计盒算法,成为一种高效且准确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90年代后,随着小波理论的兴起,纹理分析进入了多尺度分析的新阶段。Mallat将小波分析引入纹理分析,使得在不同尺度上分析图像纹理细节成为可能,大大提升了纹理分类的精度和效率。此后,基于小波的纹理分析方法大量涌现,小波理论在纹理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不断深化,进一步推动了纹理分析技术的发展。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经历了从早期数学变换到现代多尺度分析的演变,每一步都伴随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应用。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集中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在纹理特征提取上的应用,以及如何结合多种理论构建更复杂、更适应实际需求的纹理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