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I编程入门:程序构成、数据类型与变量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8 17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5 收藏 540KB DOC 举报
PLI(Programmable Logic Interface)是一种用于IBM大型机系统的编程语言,专为硬件和软件交互设计,尤其适用于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以及硬件描述语言(HDL)集成。本文档深入介绍了PLI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理解和掌握这一工具。 首先,程序构成是PLI的核心部分。PLI程序以特定的格式编写,每一行占据72列,其中第1列是操作系统保留区域,不能被用户使用。第2列至72列是程序代码区,可以编写单行或多行PLI代码。第73列至80列则是注释或行号字段,用于程序的组织和调试。 PLI字符集由60个元素组成,分为三类:29个英文大写字母A到Z,10个数字0到9,以及21个特殊字符,如空格、运算符和控制符号。在PLI中,标识符有着严格的规则:变量名由31个字符组成,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且必须以字母开头;程序名(PROCEDURES)限于7个字符,外部程序需可被操作系统查询,内部程序则嵌入其他程序;文件名也限制为7个字符;PLI语句的LABELS用于指示程序流程;KEYWORDS如GET和PUT则是保留字。 数据类型是PLI编程中的关键概念。PLI支持数据定义,使用DCL(DECLARE的简写)来声明变量。变量名最多31个字符,类型和长度属性明确指定。例如,可以一次定义多个具有相同属性的变量,通过类似"DCL(A,B,C,D)CHAR(5)INIT('')"这样的语法,或者使用内置类型如BUILTIN来节省空间。十六进制表示法在PLI中也很常见,如“SELECT(SUBSTR(WORK,K+2,2))”和“WHEN('43BE'X)DO;”。 PLI基础知识涵盖了程序结构、字符集、标识符命名规范、数据类型定义及其使用方法。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初学者编写高效且符合规范的PLI程序,进一步提升硬件和软件接口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在实际应用中,PLI广泛应用于硬件描述、系统测试和集成等场景,是IBM大型机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