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字符缓冲区定义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详解

需积分: 3 0 下载量 1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453KB PPT 举报
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第四章课件中,主要探讨了定义字符缓冲区的概念及其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章节内容涉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源程序结构、语句格式、伪指令、功能调用以及程序设计流程。 首先,介绍了计算机设计语言的三个层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源程序是用助记符编写,通过汇编程序将这些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生成目标程序,最后链接成可执行文件。程序设计过程包括输入汇编语言源文件,进行编译和链接,以及调试最终程序。 章节的核心部分是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结构,它通常包含数据段、附加段、堆栈段和代码段,每种段都有自己的标识符并以ENDS结束。数据段用于存储变量和常量,代码段则存放指令。指令性和指示性语句是汇编语言的关键组成部分,指令性语句是直接被CPU执行的,而指示性语句则是汇编程序执行的辅助指令,不生成机器代码。 汇编语言语句格式规范非常重要,包括指令性语句和指示性语句。指令性语句由助记符、操作数和可能的注释组成,标号和冒号用于指定指令地址。指示性语句则涉及伪指令,它们定义变量、分配存储空间,并指示程序的起始和结束等。操作数可以是寄存器、存储器单元、常量、变量或表达式,其中字符串常量以引号括起来,转换为ASCII码。 在定义字符缓冲区时,用户自定义的缓冲区通常包括一个固定大小的区域,用于存储字符,如N1和N2,同时记录最大键入字符数和实际键入字符数,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如何在汇编语言中实现数据处理和存储管理至关重要。 第四章详细讲解了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帮助学习者掌握如何利用汇编语言来设计和实现程序,特别是涉及到字符缓冲区的管理和操作,这对于理解和编写高效、低级的计算机程序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