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下微流注空间演化特征及尺度参数研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278K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大气压下微流注空间演化的关键特性及其尺度特征。研究者通过建立针-板放电装置,利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和光谱相机对在不同激励电压下的介质阻挡放电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实验观测。微放电模式下,研究人员观察并总结了微流注从形成、发展到完全击穿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其形态变化对理解放电行为至关重要。 放电形貌是研究的核心,它随着激励电压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论文提出并分析了三个关键参数,用于描述微流注的空间尺度:一是流注长度,代表放电路径的尺寸;二是宽度,衡量流注的横截面大小;三是高度,即流注从电极表面升起的高度。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放电的有效区域以及理解放电能量的分布有重要意义。 作者通过放电形貌图对这三个参数进行了实测并进行了估算,揭示了它们随激励电压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随着电压的升高,流注长度可能会增加,宽度可能变得更宽,而高度也可能有所提升,这是由于更高的电压能够提供更强的驱动力。然而,这些关系并非线性,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效应,取决于具体介质的性质和环境条件。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这三个尺度参数在微放电中的物理意义和作用,以及它们在放电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变化性。这对于深入理解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的物理机制,优化设备设计,以及预防或控制相关设备的电晕放电现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这篇文章不仅提供了关于大气压下微流注空间演化的实验数据,还通过定量的尺度参数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放电现象的微观结构和演化规律,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