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定级步骤详解与标准

需积分: 10 9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315KB PPT 举报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它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等级符合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要求。测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信息系统所属类型**:首先,需要确定信息系统属于哪个类别,这可能涉及到不同行业的信息系统,如政府、金融、教育等,每个行业的信息系统可能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和标准。 2. **业务信息类型**:分析业务中处理的信息类型,例如敏感数据、普通数据,这将影响安全保护等级的选择。业务信息的安全性取值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一旦泄露可能带来的影响来确定的。 3. **信息系统服务范围**:考虑信息系统的服务范围,即覆盖的地域、用户群体和功能模块,服务范围广的系统可能需要更高的保护级别。 4. **业务依赖程度**:评估业务对信息系统依赖的程度,如果业务中断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那么系统等级应相应提高。 5. **业务服务保证性取值**:确定业务服务的可用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的保障程度,这些指标在等级确定中起到关键作用。 6. **业务服务保证性等级**:基于上述因素,确定业务服务的保证性等级,分为自主保护级(第一级)、指导保护级(第二级)、监督保护级(第三级)、强制保护级(第四级)和专控保护级(第五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安全保护要求和责任。 7. **赋值与调节因子**:通过选择合适的调节因子,结合业务的具体情况,对业务子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赋值,这是等级确定中的重要环节。 8. **确定两个指标等级**:分别确定业务信息安全性等级和业务子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这两个等级共同决定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9. **确定业务子系统等级**:针对信息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数据库、应用系统等,单独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 10. **确定信息系统等级**:综合所有子系统和业务信息的等级,最终确定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这标志着系统达到的国家安全防护标准。 在整个测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状况检测评估,同时接受国家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督。对于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责任和保护措施也有所不同,以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得到充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