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MP编译原理:从源码分析到实现技术

需积分: 49 71 下载量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4.12MB PDF 举报
"本书主要介绍了OpenMP编译原理和实现技术,内容分为并行计算基础、OpenMP编译及其运行环境、实践应用三部分。在第二篇中,通过详细分析OMPi源代码,讲解了OpenMP编译器的工作原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AST树的构建和处理、OpenMP编译制导指令的代码变换等。书中强调OpenMP编译的核心是将制导指令转换为操作系统线程库的操作,涉及并行域管理、任务分担、同步和变量数据环境问题。第三篇则提供了常见编译器、性能测试工具及OMPi源代码框架的分析,适合对OpenMP编译技术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阅读。" 在编译器设计中,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是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前端主要负责源代码的解析,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AST),这个过程通常与特定的编程语言密切相关。前端的目的是将源代码转换为一种与语言无关的中间表示,如Java的字节码或GCC中的AST。中间代码是编译器前端和后端之间的通用语言,允许不同的前端和后端组合来支持多种源语言和目标架构。 后端则处理前端生成的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和目标码生成。它通常包含代码生成、寄存器分配、指令选择等步骤,这些步骤与目标机器的架构紧密相关。在OpenMP的上下文中,编译器后端还需要处理OpenMP编译制导指令的转换,将并行性语义转化为操作系统线程的创建、同步和调度操作。 OpenMP是一种并行编程模型,允许程序员通过简单的编译制导指令在共享内存多处理器系统上编写并行代码。OpenMP编译器需要将这些指令转换为实际的线程管理和同步原语,如pthread库函数,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实现并行执行。 本书的第二篇详细探讨了OpenMP编译器如何处理这些指令,包括并行域的管理(如何启动和终止并行区域)、任务分担(如何将工作分配给线程)和同步问题(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以及变量的数据环境问题(如何处理共享和私有变量)。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OpenMP编译器内部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第三篇的实践内容则为读者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指导,包括对常见编译器和性能测试工具的了解,以及对OMPi源代码的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实际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是学习OpenMP编译原理和技术的理想起点,适合对并行计算和编译技术感兴趣的大学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尤其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OpenMP编译器工作方式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掌握如何将OpenMP并行指令转化为高效的机器代码,并具备对编译器内部实现进行分析和改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