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表面法在机械系统精度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需积分: 5 | PDF格式 | 979KB |
更新于2024-08-12
| 152 浏览量 | 举报
"用于机械系统精度预测的理想表面法 (2011年)"是一篇2011年发表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上的工程技术论文,由王永、郭俊康、洪军和王少锋合作撰写。文章提出了一个考虑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机械系统精度预测方法,旨在解决复杂机械系统的精度预估问题。
文章中提到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理想表面法:这是一种新的精度预测方法,它通过将零部件的实际配合面抽象为理想配合面来简化分析过程。这种方法允许研究者在刚体条件下,利用单位法矢量表示位置和方向,从而从设计信息中获取理想配合面的几何特性。
2. 单位法矢量:单位法矢量是描述表面法线方向的向量,其长度为1,用于表示表面在空间中的方向。在精度预测中,单位法矢量被用来分析零部件间配合的精确度和方向关系。
3. 齐次转换矩阵:在机械系统中,齐次转换矩阵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描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各个零件坐标系相对于基准坐标系的变换,从而分析整个系统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4. 精度预测:机械系统的精度预测涉及到对系统末端功能面(如工作点)在各种公差条件下的空间位置分布进行分析。通过确定单位法矢量的变动范围,可以推断出系统的工作范围和可能的误差分布规律。
5.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指零部件在尺寸公差之外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在文中,形位公差被纳入预测模型,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精度情况。
6. 模拟公差分析计算:论文通过模拟3000次公差分析,对某型圆柱磨齿机的砂轮修整器进行了实例验证。通过工作点位置分布云图和概率密度曲线,展示了考虑形位公差后的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7. 比较分析:作者将理想表面法的结果与不考虑形位公差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理想表面法能更全面地考虑尺寸和形位公差,预测结果更贴近实际生产中的精度状况。
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机械系统的设计精度,优化制造过程,以及减少由于精度问题导致的故障和返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复杂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领域。
相关推荐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5-04-24 上传
2025-04-24 上传
2025-04-24 上传
2025-04-24 上传
2025-04-24 上传
2025-04-24 上传

weixin_38654348
- 粉丝: 3
最新资源
- 使用ntz库标准化日期字符串并转换为JavaScript日期
- tmux-status-scripts: 显示主机状态的实用tmux脚本
- 构建RESTful API:使用ExpressJS实现CRUD操作
- 详细介绍赚钱项目的OA项目介绍
- PHP错误处理实践教程:NomadPHP闪电演讲代码示例
- Espruino PixL.js 3D打印外壳设计与制作指南
- MATLAB实现未校准立体图像的对极整流方法
- VB版专业跳棋游戏:学习娱乐两不误
- 自研图像变形算法实现矩形变梯形
- Windows平台ADB工具包完整指南与使用方法
- 基于Truffle和OpenZeppelin Solidity的众筹智能合约教程
- 小学春游活动策划PPT模板设计
- 掌握HSR云解决方案:Java课程练习详解
- 47页OA需求分析说明书与赚钱项目精要
- MiniSat-p v1.14发布:支持证明记录的求解器
- MATLAB中LU分解的Rank-2更新算法高效求解线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