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 视频编码标准:语法函数与描述符详解

需积分: 50 30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4.34MB PDF 举报
"7.2 语法函数、类别和描述符的规范 - ITU-T H.264 R语言经典实例" 在H.264编码标准中,语法函数、类别和描述符是理解视频编码过程的关键元素。这些函数主要服务于比特流的解码过程,确保正确地解析和处理视频数据。以下是对这些概念的详细解释: 1. **语法函数**: - **byte_aligned( )**:这是一个用于检查比特流是否对齐到字节边界的函数。如果比特流的当前位置是字节的第一个比特,函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more_data_in_byte_stream( )**:在NAL单元的字节流格式中,此函数用于判断是否还有更多的数据。如果有,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more_rbsp_data( )**:用于判断在rbsp_trailing_bits( )之前,RBSP(无字节起始位和填充位的比特流)是否还有更多数据。如果有,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more_rbsp_trailing_data( )**:检查RBSP中是否还有数据,如果有,返回TRUE;若无,返回FALSE。 - **next_bits(n)**:显示比特流中接下来的n个比特,但不移动比特流指针。如果剩余字节流不足n个比特,返回0。 - **read_bits(n)**:读取并移除比特流中的n个比特。当n为0时,不移动指针并返回0。 2. **类别(Category)**: - 类别A、B、C分别包含不同层级的语法元素,A包括2,B包括3,C包括4。其他类别值未定义,某些元素可能需要两个类别值,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确定。 3. **描述符**: - **ae(v)**:上下文自适应算术熵编码,解析过程在9.3节中定义。 - **b(8)**:8位任意字节,通过read_bits(8)获取。 - **ce(v)**:左位在先的上下文自适应可变长度熵编码,解析在9.2节中规定。 - **f(n)**:n位固定模式比特串,由read_bits(n)处理。 - **i(n)**:n位有符号整数,当n为'v'时,比特数由其他语法元素决定,使用2的补码表示。 H.264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高级视频编码标准,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数字存储、电视广播、互联网流媒体等多个领域。这个标准的设计允许高度压缩视频数据,同时保持高质量,并适应多种网络环境和存储介质。随着技术的发展,H.264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增加了高级别的编码能力,以支持更高的视频质量和更多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