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精度:异步测时法在矿井人员精确定位中的应用

0 下载量 1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4MB PDF 举报
异步测时矿井人员精确定位方法是一种针对现有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术。当前,传统的定位方法如Time-of-Arrival (TOA), Time-Difference-of-Arrival (TDOA), Two-Way Ranging (TWR), 和 Simultaneous Distance Sounding-Time Ranging (SDS-TWR) 等在复杂地下环境中容易受到信号强度、发送功率、接收灵敏度以及信号传输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定位误差较大,无法满足煤矿事故救援、运输管理及机电事故预防等方面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 异步测时方法的核心在于消除这些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干扰。它通过在井下巷道设置定位分站,这些分站之间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且定位卡能够同时与两个相邻分站通信。当一个定位发起分站发送测距信号给通信范围内的定位卡和邻近分站时,邻近分站也会向定位卡发送测距信号,定位卡再分别向两站发送应答信号。这样,每个分站都能测量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时间。 定位发起分站根据接收到的应答信号,结合本分站和邻近分站的测距信号发送与接收时间、分站间的实际距离以及信号传播速度,计算出定位卡的具体位置。这个过程只依赖于信号的时间差,而不受信号强度影响,因此,定位精度不会受到发送功率、接收灵敏度变化以及信号衰减的困扰。这种方法的优势还体现在简化了定位卡的设计,无需精确的时钟同步,降低了其复杂性和成本。 在仿真实验中,对比异步测时法与TWR和SDS-TWR等传统方法,在时钟频率偏移相同的条件下,异步测时法显示出显著的精度优势,定位误差远低于其他方法,达到两倍以上。这表明异步测时矿井人员精确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异步测时矿井人员精确定位方法通过优化信号传输机制,实现了更稳定的定位性能,降低了硬件成本,并简化了系统设计,是现代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进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方法有望进一步改善矿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