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检测:分类器训练详解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收藏 53KB DOC 举报
"该资源主要涉及的是分类器的训练过程,特别是用于图像检测的级联分类器,通过boosting技术构建。" 分类器训练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计算机视觉中,如目标检测任务。级联分类器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模型,它由多个简单的分类器串联组成,每个简单分类器都有助于逐步过滤掉非目标区域。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样本创建、分类器训练以及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进行目标检测。 1. 样本的创建: - 正例样本:代表我们想要检测的目标,比如人脸或手势。所有正例样本需被归一化到相同尺寸,以便于特征提取和训练。 - 反例样本:包含除目标之外的所有其他内容,用于表示非目标区域。反例样本的来源广泛,只需确保它们不包含目标特征。背景描述文件用于指定反例样本的路径。 2. 训练分类器: - 利用Harr特征作为样本的描述符,这些特征在图像处理中常用且能有效表达局部结构。 - 采用boosting技术,如Discrete Adaboost、Real Adaboost、Gentle Adaboost或Logitboost,来组合多个弱分类器形成强分类器。每个弱分类器都是基于样本集的自我训练结果,通过调整权重以优化整体性能。 - 级联分类器的构造意味着样本先通过前几层的简单分类器,大量非目标区域在此阶段被排除,只有通过所有级别的样本才被认为是目标区域。 3. 目标检测: - 使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输入图像进行扫描。通常通过滑动窗口技术遍历图像的每一个位置,检查每个位置是否包含目标。 - 分类器对每个窗口进行评估,输出1表示检测到目标,0则表示未检测到。 - 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目标,分类器应设计为可缩放,以避免直接改变图像大小带来的计算负担。通过使用不同比例的搜索窗口进行多次扫描,可以检测到不同尺寸的目标。 总结来说,这个资源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目标检测系统,通过分类器训练和级联结构实现高效的目标识别。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如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