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 LCD模块中的BLU结构解析

需积分: 14 5 下载量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1 收藏 1.75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详细介绍了BLU(背光源单元)的基本结构、构成部分以及不同类型的背光源,包括冷阴极管荧光灯(CCFL)、发光二极管(LED)和电致发光(EL)。" 在显示技术中,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器(LCD)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屏幕提供均匀的照明,使图像能够在屏幕上清晰地呈现。本资料主要关注的是BLU,即背光源单元,它是TFT LCD模块的核心组件之一。TFT LCD模块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边框(Bezel)、LCD面板、扩散片、棱镜、光导板、灯、主支撑、反射膜、薄膜、S/GPCBA、D-IC(在TCP上)和外壳等。 BLU的典型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反射膜(Reflection Film):反射膜用于反射从下方或侧向逃逸的光线,提高光的利用率,使光线更有效地通过屏幕。 2. 光学薄膜:这些薄膜包括扩散片(Diffusion Film)、棱镜片(Prism Film)等,它们的作用是调整和扩散光线,确保屏幕上的亮度均匀。 3. 光导板(Light Guide Plate, LGP):光导板是背光源的核心,它的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到LCD的亮度和均匀性。光线从一端(通常是侧面)进入,经过多次反射后均匀分布到整个面板。 4. 灯组件(Lamp Ass’y):这通常包含灯管(如CCFL或LED)和灯罩(Lamp Cover),灯管负责发出光线,灯罩则保护和固定灯管。 背光源可以根据其光源类型和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 冷阴极管荧光灯(CCFL):CCFL是传统背光源,分为直下式和侧灯式。直下式背光源适用于大尺寸屏幕,侧灯式则适合轻薄设计。 - 发光二极管(LED):LED背光源以其超薄、高灵活性、高均匀性和长寿命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LCD背光源的首选。它还可以实现更低的能耗和更广的色域。 - 电致发光(EL):EL背光源较薄且柔软,但亮度较低,现在较少用在大尺寸显示屏上。 每种背光源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如LED的直流驱动和长寿命,以及CCFL的易于设计和高均一性。选择哪种背光源通常取决于应用需求,例如设备的厚度、能源效率、成本和显示质量等因素。 了解这些背光源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对于设计和优化LCD显示器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显示器制造商还是维修技术人员,这些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