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谭浩强PPT讲解:第五趟循环优化

需积分: 12 3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8.66MB PPT 举报
"第五趟循环次-C++谭浩强 PPT版本" 这篇摘要主要涉及的是C++编程语言的学习,尤其关注循环结构和数组排序算法。在描述中提到了一个具体的循环结构,即“第五趟,循环1次”的代码段,这是在进行数组排序的过程。这段代码是经典的冒泡排序算法的一部分,用于比较和交换数组元素以达到升序排列的目的。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过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就像水中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水面一样。 在给出的代码中,外层循环变量`i`从1迭代到`n-1`,`n`是数组的长度。内层循环变量`j`从`i`开始迭代到`n`,在每次内循环中,通过`if (a[min]>a[j])`的条件判断找到当前子序列中的最小值,并将其存储在`min`中。然后,将`min`位置的元素与`i`位置的元素交换,这样每一轮循环结束后,最大的元素会被“冒泡”到正确的位置。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PPT的第5张图片展示了排序过程中的一步,显示了数组的当前状态和变量`min`的值。接着,第6张图片给出了排序过程中的一次元素交换,即`a[min]`与`a[5]`的交换。这部分内容是为了直观地展示排序的动态过程。 总结部分提到了排序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统计信息,如`n`(数组长度)、排序的“次数”(每轮循环中的比较次数)以及“趟数”(完整的冒泡排序过程需要的外层循环次数)。数组大小为6,因此总共需要5次完整的冒泡过程(因为对于n个元素,冒泡排序最多需要n-1趟),内层循环的次数随着外层循环的进行逐渐减少,呈现出`n-i`的规律。 此外,摘要还涵盖了C++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C++的发展历程,C++是由C语言发展而来,它结合了C语言的高效性和高级语言的抽象性。C语言的特点包括结构化编程、丰富的运算符、良好的可移植性以及相对宽松的语法,这使得C语言既适合编写操作系统等底层系统软件,也适合开发应用程序。虽然C语言的语法灵活性可能导致调试难度增加,但熟悉其规则后,可以编写出高效且通用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