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注浆浓度分布规律与非牛顿流体机制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3.17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篇关于裂隙注浆浆液浓度分布试验研究与机制探讨的学术论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在煤矿防渗与加固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水泥基注浆材料,尤其是水泥单液浆在裂隙注浆过程中的浓度分布规律。通过对自主研发的裂隙注浆模拟试验平台进行实验,作者揭示了浆液在裂隙内的浓度分布特征,并基于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探讨了其形成机制。 正文: 在煤矿作业中,岩体裂隙注浆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用于防止地下水渗透和增强岩体稳定性。本文深入探讨了浆液浓度分布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指出浆液的浓度分布会随扩散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呈现流动稀化现象。具体来说,浆液在注浆孔附近的浓度较高,而在扩散锋面处浓度最低。这一现象与浆液在裂隙中的沉降渗滤特性有关,即浆液中的固相颗粒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沉降,导致浆液浓度的变化。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发现水灰比(水泥与水的比例)对浆液沿扩散路径上的浓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裂隙开度条件下,低水灰比浆液的浓度通常高于高水灰比浆液。裂隙开度的增大也会导致浆液扩散后的浓度增加。这些结果为实际注浆工程提供了指导,建议先用高水灰比浆液确保浆液能扩散到设计位置,随后注入低水灰比浆液以优化整个裂隙的填充效果。 此外,文章还涉及了与煤炭行业相关的其他主题,如冲击地压的防治、煤岩动力灾害的多尺度分源防控理论、煤自燃特性和瓦斯治理。其中,煤自燃的研究涵盖了氧化反应特性、自燃预测方法以及不同条件下煤的自燃行为。在瓦斯治理领域,提到了煤与瓦斯共采的三维模拟实验系统和瓦斯爆炸抑爆减灾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通过实验证据和理论分析揭示了裂隙注浆中浆液浓度分布的规律,为提高煤矿注浆工程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论文也反映了煤炭行业的多元化研究方向,包括动力灾害防控、煤火防治和瓦斯管理等关键问题,这些都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科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