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慢速挤压SiCp/AZC910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
下载需积分: 0 | PDF格式 | 761KB |
更新于2024-09-09
| 38 浏览量 | 举报
"低温慢速挤压下SiCp/AZC910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通过对镁基复合材料SiCp/AZC910进行搅拌铸造工艺制备,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热挤压,研究其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镁基复合材料SiCp/AZC910在低温慢速挤压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力学性能改善。SiCp/AZC910复合材料由1vol%的10μm SiC颗粒增强AZC910镁合金基体构成。在250℃的温度下,以0.03mm/s的挤压速度进行热挤压处理,这种工艺条件被定义为“低温慢速挤压”。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低温慢速挤压后,SiCp/AZC910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出现了大量Mg17Al12相的析出,形成了独特的“双晶”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包括晶粒细小的动态再结晶区和相对粗大的未动态再结晶区。动态再结晶是指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内部发生的晶粒细化现象,它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力学性能。
在力学性能方面,低温慢速挤压处理后的SiCp/AZC910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屈服强度约为307.27MPa,抗拉强度约为367.9MPa,延伸率约为3.26%。这些数值表明,该材料在承受压力和拉力时具有较高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这对于实际应用中的抗疲劳性和耐损伤性至关重要。
此外,论文还可能详细分析了Mg17Al12相析出对材料硬度、韧性、塑性等其他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与材料的微观结构相关联。Mg17Al12相作为强化相,能够提高镁合金的强度,而动态再结晶区的存在则可能增加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低温慢速挤压,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这些关键词揭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即通过特定的加工方法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以优化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镁基复合材料在特定加工条件下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影响,对于理解和优化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提升其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weixin_38552239
- 粉丝: 13

最新资源
- 基于优先级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设计实现
- 专业转换工具:将Webex文件(WRF)高效转为WMV格式
- 在HTML5画布中利用Goraud着色渲染3D对象教程
- Android自定义顶部标题栏实现教程
- Facebook时光轴:发布、增加、删除功能解析
- 易语言VCL组合框功能扩展实现
- SPFDISK ver 3t:DOS分区工具与HDD BOOT区修改
- MATLAB实现人工神经网络识别英文字母
- VB纯物质化学性质数据库查询系统源码解析
- 探索vk.com的高效工具:vktools功能介绍与安装指南
- TPDesign4商业版智能家居控制面板免费下载
- 快速搭建与理解SpringBoot项目及其核心特性
- Java与C++混合编程实例演示
- Delphi/Kylix源码解析与实践应用
- 探索类似Windows开始菜单的压缩包功能
- 64位与32位lcc编译器实验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