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模型详解:McCall与Boehm模型对比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560KB PDF 举报
本周的学习聚焦于软件质量领域的核心内容——软件质量模型和软件质量度量。在软件质量篇的第五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两种主要类型的软件质量模型:基于经验和基于构建的模型。 首先,基于经验的质量模型是根据实践经验建立的,代表作品有McCall模型、Boehm模型、ISO 9126和ISO 25010模型。McCall模型是一个三层结构,包括质量因素、质量准则和质量度量,它关注产品运行、修改和移植的各个方面,定义了11个外部质量因素,每个因素下又有多个质量准则,总计23项,旨在量化软件的各个属性,如产品运行的实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 Boehm模型则强调软件的总体实用性,包括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靠性、效率、人机界面、可测试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准确性、完备性、自包含性、设备独立性、完整性、设备效率、可访问性和可说明性等多个维度,这些维度共同构成了软件质量的多角度评估。 另一个例子是Dromey模型,它是基于构建的方法,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构建软件质量模型,强调的是质量模型的构建过程和方法论。 软件质量度量则是衡量软件质量的具体指标,它们是软件质量模型中的关键元素,用于定量评估软件在不同方面的性能和特性。通过度量,开发团队可以明确了解软件的质量水平,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 此外,课程还可能涉及软件质量度量的选择、设计和实施策略,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型和度量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以提升软件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章节的内容涵盖了软件质量模型的基础理论、关键模型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度量方法的选择与实践,这对于理解和提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控制和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从而在IT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