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数据库系统:Cache失效与关键技术
需积分: 32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3.61MB PPT 举报
本章节主要探讨了《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中的第十五章——内存数据库系统。内存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将数据库大部分或全部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的架构,旨在利用现代硬件如大容量内存、闪存、PCM存储、多核和众核处理器、高性能网络等优势,提升数据库性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内存数据库支持大数据处理,特别是在OLTP(在线事务处理)领域表现出色,而内存OLAP(在线分析处理)则是当前的技术发展重点。
内存数据库的核心理念在于:
1. **缓存工作机制**:
- CPU主要依赖cache处理数据,如果数据不在cache中,会导致cache失效,从而需要从内存或磁盘读取,这会显著增加数据处理时间。
- 研究表明,数据库查询中约50%的延迟源于各种延迟,其中近20%归因于软件实现细节,其余大部分是由一级指令cache和最后级cache(LLC)失效造成的。
2. **cache失效类型**:
- 强制失效(compulsory):首次访问的数据在cache中不存在,不可避免。
- 容量失效(capacity):数据集过大导致超出cache容量,即使cache未满也可能出现。
- 冲突失效(conflict):由于局部性原理,频繁使用的数据可能因为非局部性数据的存在而被赶出cache,造成再次访问时的失效。
3. **内存数据库与磁盘数据库对比**:
- 内存数据库将数据直接驻留在内存中,避免了磁盘I/O带来的高延迟,提高了访问速度。
- 数据组织和算法设计基于内存特性,允许处理器直接访问内存,提高了数据操作的效率。
- 对比之下,磁盘数据库虽然有备份存储,但数据访问速度较慢,且优化目标在于减少磁盘I/O。
4. **内存数据库发展与关键技术**:
- 早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硬件的进步,内存数据库逐渐成为大数据处理的重要解决方案。
- 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压缩技术,使内存数据库能处理远超物理内存容量的数据。
- OLTP和OLAP数据库软件技术各有侧重,内存OLAP作为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章节深入解析了内存数据库的工作机制、历史发展、特点以及关键技术,对于理解现代数据库系统优化策略和内存计算的性能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322 浏览量
352 浏览量
386 浏览量
362 浏览量
2021-06-03 上传
149 浏览量
2021-06-07 上传
2022-07-14 上传
118 浏览量
琳琅破碎
- 粉丝: 21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行业文档-设计装置-一种带语音录入和播放功能的历史教具.zip
- rp-study.github.io:ACM IMC 2020论文“关于衡量RPKI依赖方”
- data_preprocessing:使用Pandas,Numpy,Tensorflow,KoNLPy,Scikit Learn进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
- First-android-app:那是我的第一个android应用。 它基于Google的教程
- redhat离线静默安装oracle11g资源
- MinecraftVirus:这是由GamerFiveYT制造的病毒
- spring boot动态多数据源demo
- R代表数据科学
- x86_64-支持x86_64特定的指令,寄存器和结构-Rust开发
- contact-functions
- 行业文档-设计装置-一种具有储冷功能的平行流蒸发器芯体.zip
- TinyMCE(可视化HTML编辑器) v5.0.4
- dusty:玩具多线程沙“游戏”
- Space Invaders Remake-开源
- hello-python-project:从头开始探索CLI工具的PyPI打包
- 欧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