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基础:套接字与客户服务器模型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2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7MB PPT 举报
"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包括网络通信结构、套接字地址设置以及客户服务器模型的讲解,涵盖了TCP/IP协议、套接字编程模型和因特网连接实例" 在本讲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网络通信结构 网络通信通常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相比于传统的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机制如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TCP/IP协议更易于理解和使用,并且适用于跨机器通信。网络通信有两种模式:TCP通信(类似于管道,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和UDP通信(类似于消息队列,无连接,但效率更高)。 2. 客户服务器模型 在网络编程中,客户服务器模型是最常见的架构。客户(Client)发起请求,服务器(Server)响应这些请求。这种模型使得资源的提供和使用分离,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分层网络通信结构 为了实现可靠且高效的通信,网络通信采用了分层设计,每层负责特定的功能,如物理层处理数据传输,传输层负责数据包的可靠传输,应用层则包含各种具体的应用协议,如HTTP、FTP等。 4. 套接字编程模型 套接字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概念,它包含了接收信息的完整地址,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将网卡比作单位门牌号,TCP/IP协议比作收发室,而套接字则是信箱号。通过套接字,进程可以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无论它们是在同一台机器上还是在网络上其他地方。 5. 因特网连接(TCP连接) TCP连接是双向的、可靠的通信线路,通信前需要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结束后需拆除(四次挥手)。每个TCP连接对应一个文件描述符,可以通过read/write或send/recv函数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6. 套接字地址设置 套接字地址由`sockaddr_in`结构体表示,其中的`sin_family`成员应设置为AF_INET,表示使用IPv4地址。`sin_port`是端口号,`sin_addr`是IP地址,而`sin_zero`是填充位,通常设为0。 例如,当浏览网页时,服务器端通常使用80端口,而客户端的端口是随机分配的,如12345。这样的TCP连接就建立在两个套接字之间,实现了数据的传输。 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后,开发者能够创建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例如toggle示例,或者构建小型的Web服务器(如weblet),这些都是网络编程实践的重要步骤。掌握这些知识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如HTTP协议、HTTPS安全通信、多线程服务器开发等高级主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