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与系统解析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资料

需积分: 31 9 下载量 1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496KB PPT 举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学院提供的雷达原理教学课件,涵盖了雷达的作用原理、常规雷达和多普勒雷达的工作流程,以及雷达目标位置的测量方法,包括测距和测方位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雷达原理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系统的核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来自目标的反射信号来获取目标的相关信息。在雷达系统中,发射机产生电磁波,这些波经过收发开关传输到定向天线,天线将电磁波辐射到空间。如果目标位于天线的波束内,就会截取一部分电磁波并将其散射。雷达接收机接收到这些散射回来的微弱信号,经过放大和信号处理,从而得到目标的相关信息。 常规雷达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发射电磁波、接收回波以及信号处理。多普勒雷达则利用多普勒效应,通过分析回波频率的变化来确定目标的相对运动速度。 测距是雷达定位的基础,依赖于电磁波在空气中的等速直线传播。脉冲测距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计算电磁波往返目标的时间差来确定目标的距离。公式为 R=C/2·t,其中R是雷达到目标的距离,C是光速(约3×10^8米/秒),t是电磁波往返的时间差。距离的单位通常在国内用千米或米,在国外则可能使用英里、英尺、海里或码。 测方位原理基于天线的定向发射和接收。目标方位角是指真北与雷达和目标连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雷达天线是定向的,因此需要显示器的扫描线与天线旋转同步,以准确指示目标的位置。角度的表示可以是度或密位,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换算进行转换。 雷达的标定是确保显示器上显示的方位与实际天线指向一致的过程,需要找到真北方向作为参考点。通过这种方式,雷达能够精确地测量目标的方位,从而实现有效的目标探测和跟踪。 雷达原理涉及到电磁波传播、目标检测、距离和方位的计算等多个方面,是现代通信和军事领域的重要技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学院通过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雷达系统的运作机制,并掌握相关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