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Android:Intent、Activity生命周期与数据传输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9 47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131KB DOCX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Android学习的笔记,涵盖了从环境配置到具体功能实现的多个方面,包括在Windows环境下为Eclipse安装ADT和配置Android SDK,Android中的控件与布局,Activity生命周期,Handler和HandlerThread的使用,SQLite数据库操作,文件下载,Content Provider以及XML文件解析等内容。笔记详细讲解了Intent对象的构成,如ComponentName、Action、Data、Category、Extras和Flags,并介绍了Activity的完整生命周期方法,如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和onDestroy,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调用顺序。" 在Android开发中,Inten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Android系统用来传递意图和启动组件的主要方式。Intent对象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1. ComponentName:用于指定要启动的Activity或Service的具体名称,这是启动一个新Activity时必不可少的部分。 2. Action:定义了Intent的行动,例如ACTION_VIEW、ACTION_CALL等,告诉系统Intent希望执行的操作。 3. Data:通常是一个Uri,用于携带数据,可以指定数据的MIME类型,使得系统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数据。 4. Category:表示Intent的类别,可以是多个,用于进一步描述Intent的性质,如CATEGORY_DEFAULT、CATEGORY_APP_MARKET等。 5. Extras:键值对的形式,可以携带额外的数据,从一个Activity传递到另一个Activity。 6. Flags:用于设置Intent的一些标志,比如FLAG_ACTIVITY_NEW_TASK,决定启动Activity的行为方式。 关于Activity的生命周期,Android提供了几个关键的方法来控制Activity的状态: 1.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Activity首次创建时调用,用于初始化界面和基本设置。 2. onStart():Activity变得可见但不一定是前台活动状态,此时用户可以感知到Activity。 3. onResume():Activity完全可见并获得焦点,用户可以与之交互。 4. onPause():当Activity即将被其他Activity覆盖或者暂停时调用,但仍然部分可见。 5. onStop():Activity完全不可见,可能被系统销毁,释放资源。 6. onDestroy():Activity即将被销毁,执行清理工作。 当启动第二个Activity时,第一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变化如下: - FirstActivity的onPause()被调用,然后启动SecondActivity。 - SecondActivity依次调用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 当SecondActivity完全覆盖FirstActivity时,FirstActivity的onStop()被调用。 - 用户点击返回,SecondActivity的onPause()被调用,FirstActivity的onRestart()、onStart()(而非onCreate())和onResume()相继被调用,SecondActivity接着调用onStop()和onDestroy()。 这份笔记详尽地阐述了Android开发的基础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开发者能够掌握Android应用的基本构建块,从而逐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