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离散图理论的创新应用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29MB PDF 举报
"裂隙岩体初始裂隙网络渗流模型研究 (1995年) - 贺少辉, 廖国华, 李中林 (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系)" 该研究着重探讨了裂隙岩体初始裂隙网络的渗流特性,采用离散数学的图理论作为基础工具。在传统岩体渗流理论中,通常假设介质是均质连续的,然而裂隙岩体的不连续性和非均质性使得这一理论难以准确描述其渗流行为。作者建立的离散数值模型考虑了裂隙网络的复杂结构,能够更真实地模拟流体在裂隙之间的流动情况,从而打破了经典渗流理论的局限。 裂隙岩体是地质结构中常见的类型,由于地质活动形成的不同尺寸、方向和性质的裂隙,使得这类岩体的渗流问题变得复杂且重要。渗流不仅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能,可能导致岩体稳定性下降,还可能引发如岩质边坡破坏、矿井涌水等工程事故。例如,文中提到的法国马尔帕塞拱坝和意大利瓦依昂拱坝的事故都与裂隙渗流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裂隙介质的研究相对不足。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才开始受到关注。尽管目前已有了一些定量评估裂隙中流体流动的方法,但大多数研究仍基于均质连续渗流理论,忽略了裂隙网络的非线性和随机性。 该论文的核心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渗流模型,它利用图理论来分析裂隙网络的连通性,通过离散化处理,可以更精确地计算流体在不同裂隙间的传递过程。这种方法有助于理解和预测裂隙岩体在水力荷载下的行为,对于水文地质、岩体力学、水利水电、采矿、石油开发和核电站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贺少辉、廖国华和李中林的研究工作是对传统渗流理论的重要补充,它开拓了裂隙岩体渗流分析的新途径,对于理解和控制裂隙岩体工程的潜在风险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个离散数值模型,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裂隙网络如何影响流体动力学,进而优化工程设计,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