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与管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集群高可用性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6 收藏 2.15MB PDF 举报
"这份文档是关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集群管理的指南,重点在于配置和管理高可用性附加组件。由Steven Levine编写,属于Red Hat Customer Content Services,最后更新于2019年12月4日。文档遵循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要求在分发时对Red Hat进行归因,并提供原始文档链接。" 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中,集群管理是确保关键业务应用和服务持续运行的关键技术。这个系统提供了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HA)功能,通过冗余和负载均衡来减少单点故障,提高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集群基础** 集群是一种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节点)组合在一起工作的方式,它们共享资源并协同处理任务,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上单一的计算单元。在RHEL 6中,集群可以通过`Cluster Suite`实现,其中包括`Ganglia`(监控)、`Heartbeat`(节点间通信)、`Corosync`(一致性层)和`Pacemaker`(资源管理器)等组件。 **配置高可用性附加组件** 安装高可用性附加组件后,用户需要配置集群的网络、认证和资源管理。这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设置集群网络**:包括配置心跳网络和公共网络,确保节点间通信和客户端访问。 2. **配置认证**:通过`Authconfig`工具设置节点间的认证机制,如使用NIS、LDAP或kerberos。 3. **资源管理**:定义哪些服务或应用是集群化的,如何在节点间迁移这些资源,以及故障时的恢复策略。 **Pacemaker和Corosync** Pacemaker是RHEL 6集群的主要资源管理器,负责决策何时启动、停止或迁移资源。Corosync则负责节点间的消息传递和一致性,确保集群状态的一致性。 **资源代理(agents)** 资源代理是Pacemaker用来管理特定服务或应用的组件。例如,`stonith`(Shoot The Other Node In The Head)用于在故障发生时关闭有问题的节点,确保资源转移到健康的节点。 **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 集群的一大优势是其故障转移能力。当一个节点或服务出现故障时,Pacemaker会自动将资源迁移到其他健康节点。用户可以定义资源故障的检测方法,以及故障发生后的恢复行为。 **监控和维护** 使用Ganglia等监控工具,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集群的性能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定期检查和更新集群配置也是确保其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总结**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的集群管理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多个组件的配置和协调。通过正确设置和管理高可用性附加组件,企业能够构建一个强壮的系统,保护关键服务免受单点故障的影响,提升整体IT基础设施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