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C催化剂在气相合成碳酸二甲酯中的失活机制探究

0 下载量 2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604KB PDF 举报
"本文详细探讨了气相法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采用Cu/A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先进的分析手段,如XRD、H2-TPR、AAS、XPS、O2-TPD和TEM,对不同失活程度的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催化剂在初期主要由均匀分布的Cu2O活性物种构成,为反应提供了必要的活性组分和晶格氧。然而,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Cu2O晶粒逐渐长大,导致晶格氧脱附温度上升和活化能增加,使得表面吸附氧转化为晶格氧的难度增大,活性下降。 此外,催化剂中的Cu2O含量减少,部分原因是Cu物种在反应中发生了聚集,这加速了催化剂的失活过程。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气相中的氧气转化为表面吸附氧后,难以有效地转化为晶格氧,从而导致表面吸附氧浓度增加。这一现象不仅导致活性组分Cu2O被氧化为非活性的CuO,降低了催化剂活性,还促进了副产物甲酸甲酯(MF)的生成,进一步影响了反应效率。 文章指出,理解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对于优化催化过程、提高碳酸二甲酯合成的效率和催化剂寿命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聚焦于如何抑制Cu2O的晶粒长大、维持其稳定性,以及改进催化剂设计以促进氧气的有效利用,从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更高效、更稳定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催化剂工程;铜基催化剂;无氯;失活机制;氧化羰基化;甲醇;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晶格氧;表面吸附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