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标准演进:从H.261到H.266/VVC
需积分: 5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收藏 1.36MB PDF 举报
该文档是关于音视频编码技术中的图像编码标准的介绍,涵盖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主要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并提到了MPEG-H标准和新一代视频编码的需求与特点。
在图像编码领域,视频编码标准历经了多代的发展,每一代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的进步和性能的提升。第一代标准包括H.261、MPEG-1 Video、MPEG-2 Video、H.263和MPEG-4 Visual,它们为初期的数字视频通信和存储奠定了基础。第二代标准如H.264/AVC、VC-1和AVS(中国自主的视频编码标准),在压缩效率上有了显著提升,广泛应用于高清电视和互联网视频。
进入第三代,H.265/HEVC和AVS2的出现,旨在应对超高清(UHD)视频和移动视频的需求,它们在编码效率上相比H.264/AVC有了显著的改进,能够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如4K×2K甚至8K×4K,并且兼容不同的色彩空间和精度。此外,这些标准还提供了逐行扫描、低延迟编码模式、随机接入、特技功能以及全帧内编码模式等功能,增强了网络适应性和错误恢复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第四代标准H.266/VVC和AVS3应运而生。这些最新标准在编码效率上的提升更为显著,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网络视频比特率需求和多样化的视频应用,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兴领域。它们不仅继续保持高分辨率的支持,还优化了网络友好性和错误恢复机制,以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流畅视频传输。
MPEG-H标准,即ISO/IEC 23008,是一个涵盖高效编码和异构环境媒体交付的综合框架,包括了媒体传输、高效视频编码和3D音频等多个子部分,旨在提供更全面的多媒体解决方案。
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视频质量提升、网络带宽需求增加以及新应用场景的涌现而不断进化的。从早期的标清到现在的超高清,再到未来的沉浸式体验,每一项新的编码标准都致力于在有限的网络资源下提供最佳的视觉体验。而这一过程的背后,是编码算法的持续创新和完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
156 浏览量
792 浏览量
2021-09-30 上传
2021-08-11 上传
123 浏览量
2022-07-25 上传
2022-08-04 上传
Matthewi
- 粉丝: 0
- 资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