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项目反应理论研究综述:核心概念与发展趋势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46KB PDF 举报
项目反应理论研究综述(2013年)是一篇深入探讨了这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文章,着重于其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的广泛应用。作者苏昭和刘燕通过对项目反应理论的核心概念进行介绍,将其分为不同的模型类别,并对典型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潜在特质理论是项目反应理论的基础,它认为个体的表现是由潜在的、难以直接观察的特质决定的。项目特征曲线(ICC)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个体在特定项目上正确作答的概率与其潜在特质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理解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文章指出,项目反应理论起源于1952年洛德的博士论文,他提出的项目反应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标志着IRT的诞生。该理论依赖于潜在特质理论和项目特征曲线,后者通过曲线描绘出个体反应行为如何反映项目的特性。通过研究项目反应,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可以优化测验设计,选择适合不同能力水平被试的题目,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研究还关注了当前项目反应理论研究的热点,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反应模型(如二参数 logistic IRT, 三维项目反应模型等)、技术发展(如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个性化测验中的应用)以及跨文化适应性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项目反应理论在评估工具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可能在更广泛的教育和心理测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篇综述不仅回顾了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原理,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对于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weixin_38684806
  • 粉丝: 4
  • 资源: 896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