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复习重点:数据模型与独立性

需积分: 0 25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1 收藏 943KB PDF 举报
"数据库期末复习总结.pdf" 这篇复习资料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数据独立性以及数据模型的分类和组成。以下是详细内容: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 - 数据定义功能:允许用户定义数据的结构,如创建表、视图等。 -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DBMS负责数据的存储布局和访问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高效。 - 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插入、删除、更新和查询等操作,使用户能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 事务和运行功能:支持事务处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 建立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创建、备份、恢复和优化等。 - 其他功能:如安全性管理、并发控制、权限控制等。 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 -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无统一管理,由用户自行存储和检索。 -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但缺乏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 - 数据库系统阶段:引入DBMS,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3. 数据独立性: - 物理独立性:应用程序不受数据在磁盘上的实际存储方式影响。 - 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不受数据库逻辑结构变化的影响。 - 二级映像功能(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确保了这两层独立性。 4. 数据模型: -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 概念模型(如E-R模型)用于直观表达现实世界的实体和关系,方便用户理解。 - 逻辑模型(层次、网状、关系)是数据库的实际结构,关系模型最为常见。 - 物理模型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访问方式,包括索引、分区等。 5. E-R模型: - 实体: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学生、教师。 - 属性:实体的特性,如学生的学号、姓名。 -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合,如学号。 -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集合,如所有学生。 - 实体间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如教师与课程的一对多关系。 6.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数据操作: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等基本操作。 - 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主键)、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7. 常见的数据模型: - 层次模型:类似于倒立的树形结构,每个节点只有一个父节点。 - 网状模型:节点间有多对多关系,更灵活但复杂。 - 关系模型:基于二维表格,简单易用,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模型。 这份复习资料全面地回顾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对于准备数据库期末考试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