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设计

需积分: 50 41 下载量 1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17MB PDF 举报
"医用红外测温仪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主要采用热电堆探测器,但因其局限性,后来转向热释电探测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晚,直到2003年才有相关专利授权。单片机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中的应用成为一种解决方案,例如武汉工程大学一项基于51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测温仪设计,利用黑体辐射定律和光学理论,提供快速、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系统通过热释电探测器接收红外信号,经放大、滤波、A/D转换后,由单片机处理并显示在液晶屏上。设计中还考虑了误差分析和抗干扰措施。" 本文主要讨论了医用红外测温仪的发展历程和技术要点。早期的医用红外测温仪使用热电堆探测器,但存在响应速度慢、信号强度小、非线性等问题。随着技术进步,热释电探测器因其响应速度快、光谱响应宽等优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1989年后,热释电耳道式测温仪开始普及。然而,无论是耳道式还是非接触口腔式红外体温计,都存在适用场合受限的问题,例如不适于大规模人群快速检测。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基于51单片机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设计。该设计利用热释电红外测温技术,结合51单片机的处理能力,实现了快速、准确的体温测量,克服了传统体温计的诸多不便。系统设计中,红外信号首先被光学系统聚集到热释电探测器,然后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A/D转换后,数据在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和补偿,最终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软件部分使用C语言编写,通过流程图描述了各项功能的实现,并对测温误差和抗干扰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医用红外测温仪的发展和单片机技术的结合,为体温检测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特别是在公共场所的大规模体温筛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将继续优化系统性能,提高测量精度,以及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