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案例:规范化处理与工资报表分析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783K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练习题,涉及到规范化理论的应用,通过一个建筑公司的业务场景来展示数据库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细节、职工信息、工资计算以及工时记录,强调了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更新异常、添加异常和删除异常,并提出规范化的重要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旨在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题目中提到的案例展示了未规范化数据可能导致的问题: 1. 更新异常:当一个字段需要更新时,如果这个字段分布在表的不同行中,那么必须遍历所有包含该字段的行进行修改。例如,如果职工号1001的职务发生变化,未规范化的设计要求在所有包含1001号职工的行中更新职务信息,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 2. 添加异常:在添加新数据时,如果没有合适的数据关联,可能需要插入虚拟数据以满足关系。例如,要为新职工创建记录,但该职工尚未参与任何项目,此时需要为他虚构一个项目关联,否则无法添加记录。 3. 删除异常:删除数据时,可能会误删其他相关信息。例如,1001号职工离职,简单地删除所有与他相关的行,可能会丢失其参与过的其他工程的历史记录。 规范化通常分为多个范式,例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每个范式都有特定的规则和目标。在这个案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规范化: 1. 首先,将原始的大表分解为更小、更具体的表,如“工程表”(包含工程号、工程名称等)、“职工表”(包含职工号、姓名、性别、职务等)、“工资率表”(根据职务设置小时工资率)。 2. 其次,创建“工时表”来记录职工在各工程的工时,包括工程号、职工号、工时。 3. 最后,基于这些基础表,可以使用连接操作生成工资报表,避免了数据冗余。例如,通过连接“职工表”、“工时表”和“工资率表”,可以计算每个职工在每个工程的实发工资。 规范化实例中,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确保每张表只描述一件事情,例如“工程表”只包含工程信息,“职工表”只包含职工基本信息,而“工时表”只记录工时数据。这样,当需要更新或添加数据时,只需操作对应表的单一记录,避免了异常的发生,同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中,理解并正确应用规范化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错误,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提供可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