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载均衡拓扑控制算法研究
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005KB PDF 举报
"郝晓辰等人发表在《燕山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的文章,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负载均衡问题。他们针对节点能量消耗不均导致的网络性能下降,构建了一个基于负载均衡的节点评价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通过李雅普诺夫第二法证明了该模型的稳定性,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均衡节点负载和能耗,提升网络实用性。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负载均衡与拓扑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由大量小型、能量有限的传感器节点构成,它们通常部署在环境苛刻的区域。由于环境因素和邻居节点的状态,节点的能量消耗速率会有所不同,这可能导致低能量节点过早失效,进而破坏网络连通性,甚至引发网络崩溃。
为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建立了一个基于负载均衡的节点评价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和发射功率对负载的影响。发射功率大的节点会更快地消耗能量,因此,通过调整节点的负载,可以优化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为了减少信息复杂度,作者提出的是一种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与集中式算法相比,分布式算法更适应大规模网络,因为它减少了中心节点的压力,使得每个节点可以根据局部信息独立决策,以达到全局的负载均衡。
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作者证明了所建立的节点评价模型具有稳定性,这意味着在算法运行过程中,网络状态将趋向于一个平衡点,即节点的负载和能量消耗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能有效地均衡各节点的负载和能耗,从而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用性。
关键词涉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指由多个相互连接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用于监测物理或环境条件;“负载均衡”是确保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工作负载均匀分布,避免单个节点过早耗尽能量;“拓扑控制”则是调整网络结构以优化特定性能指标,如能量效率和网络寿命。
该研究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源管理和持久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的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有望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39 浏览量
143 浏览量
176 浏览量
104 浏览量
131 浏览量
2019-08-15 上传
102 浏览量
146 浏览量

weixin_38645133
- 粉丝: 7

最新资源
- Memcached技术在Session分布式存储中的应用
- 医院弱电系统深入应用及监控方案解析
- 纯Java实现的AndroidManifest解析器工具介绍
- DSP从入门到精通:详细教程解析
- Java项目:ProjetoES4A4-master功能解析
- MATLAB实现通用有限元法解决杆系结构问题
- 深入解析Java集合框架及其示例代码
- 深入解析Android Volley源码及文件结构
- C#图片处理类代码集锦与应用实例
- VC扩展ComboBox类的AdvComboBox_demo演示
- 实现Android加速效果的MovingCircleView自定义组件
- 深入掌握ASP网络程序设计与开发技巧
- 掌握Java与JavaScript中的SHA和MD5加密技术
- Epson LQ-300K+打印机驱动下载安装指南
- eWebEditor V10.7商业版发布:多语言与ASP集成
- 实现JS文件上传预览功能并确保浏览器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