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网络切换判决:基于小波分析与模糊推理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745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0年由王景尧、宋梅、张勇和张英海发表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上的,探讨了认知网络中基于小波分析的切换判决算法。该研究结合小波分析和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基站对移动台信号切换判决的方法。通过多分辨率分析提取信号强度和噪声强度,然后利用人工神经模糊推理系统进行模式识别,从而做出切换决策。在信道信噪比降低的情况下,该算法仍能保持良好的判决效果,体现了认知网络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自适应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认知网络领域,切换判决是确保通信质量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移动通信环境中,随着用户位置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到最优的通信链路。小波分析是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能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提取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在本论文中,研究人员运用小波分析来分离移动台信号的基本信号强度和噪声信号强度,这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信号的质量。 模式识别则是在获取信号特征后,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对信号状态进行分类和判断。人工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结合了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模糊逻辑的推理能力,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信息,适合于在这种复杂的通信环境中做出决策。 论文提出的切换判决算法在仿真测试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即使在信道条件恶化,信噪比下降时,仍然能够提供准确的判决结果。这显示了算法的鲁棒性,对于认知网络而言,这种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网络必须能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其操作参数以优化通信性能。 此外,认知网络的核心理念就是自适应性和智能性,它能够通过感知环境,学习并适应新的通信规则。本研究的算法就体现了这一特性,它能够根据小波分析的结果和模糊推理做出的判断,实现网络的动态调整,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这篇论文为认知网络的切换判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方法,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结合小波分析与模式识别技术,不仅提升了判决的准确性,还增强了网络的自我适应能力,这对于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