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层交换详解:从ARP到IP的通信流程
需积分: 24 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138KB DOCX 举报
本文档深入解析了二层和三层交换的基本原理,对于网络新手来说是一份实用的学习资料。首先,我们来看看二层交换的过程。
二层交换(Data Link Layer)主要关注的是局域网内的通信。当PCa和PCb位于同一VLAN(虚拟局域网)内且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时,它们会执行以下步骤:
1. PCa试图与PCb通信,首先通过"与"操作检查目标IP和自身的子网掩码,确认是否属于同一网段。如果不在同一网段,PCa会查找ARP缓存表,如果找不到PCb的MAC地址,就会发送ARP广播请求。
2. 交换机接收到ARP广播后,将PCa的MAC地址与端口关联,并将其添加到MAC地址学习表中。然后交换机会将请求广播到整个网络,PCb接收到请求并回应,将自己的MAC地址和IP绑定存储在本地ARP缓存表中。
3. 交换机根据PCb的回应更新自己的MAC地址表,并通过相应的端口(如Port1)将ARP回应发回PCa。此时PCa的ARP缓存中有了PCb的MAC地址,可以开始构建ICMP请求报文。
4. ICMP请求报文通过交换机的另一端口(如Port2)被转发给PCb,后者响应ICMPReply。交换机再根据ICMPReply找到对应端口(Port1)转发回PCa,完成ping通信。
接下来是三层交换(Network Layer)的概念,它涉及到不同网段间的通信。当PCa需要与不在同一子网的PCc(例如10.10.20.1)通信时,情况有所不同:
1. PCa首先检查目标IP与自身的子网掩码,发现不匹配,意味着需要通过网关。它会查找自己的ARP缓存,如果找不到网关的MAC地址(如MAC_R1_0),会发送ARP请求到全网以获取网关MAC。
2. 当网关收到请求后,它会响应PCa,提供自身MAC地址,然后PCa将网关MAC添加到自己的ARP缓存。接着,PCa封装带有网关MAC的ICMP请求报文,通过交换机发送到目标网段。
3. 三层交换机根据目标IP找到出接口,转发ICMP请求,最终到达PCc。PCc收到请求后回应,三层交换机再次处理ICMPReply,确保数据包返回正确的源地址。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交换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二层还是三层,交换机都起到了数据包转发和路由的作用,使得不同子网间的通信得以实现。这份文档详细解释了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新手理解和掌握网络通信的底层工作原理。
911 浏览量
2023-09-13 上传
2022-05-16 上传
2022-05-26 上传
111 浏览量
2024-07-19 上传
2022-05-11 上传
126 浏览量
539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海绵宝宝23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使用Struts+Hibernate构建Web工程从零开始教程
- SQL基础操作与数据定义详解
- Win32 NetBIOS编程接口详解
- 数据库系统基础:习题解析与重点概念
- GNU Make中文手册:详解与指南
- Boost Graph Library用户指南与参考手册
- MAX471/MAX472高侧电流感知放大器在便携式PC和电话中的应用
- 51单片机AT89C51:入门与功能详解
- XML实用大全:探索XML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
- 操作系统实验:处理机调度模拟
- B/S模式下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TWIKI安装与配置指南
- OpenSceneGraph基础教程:3D场景图形解析
- 机器学习驱动的自动文本分类技术
- 数理逻辑入门:命题逻辑详解
- 理解OWL:构建语义网格的关键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