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水培养基中糖含量HPLC分析:细菌纤维素合成研究
需积分: 9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2.8MB PDF 举报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菌纤维素合成培养基中的糖含量,重点关注N-乙酰-D-葡萄糖胺(GlcNAc)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细菌纤维素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总糖含量显著下降,葡萄糖首先被大量消耗,其次是果糖,而GlcNAc的含量在初期减少后逐渐增加。这一研究对于理解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机制以及优化培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来定量分析细菌纤维素合成过程中椰子水培养基中糖类含量的变化。这项工作由颜金科、刘海芳等人在2012年的《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旨在建立一种检测N-乙酰-D-葡萄糖胺(GlcNAc)含量的方法。
GlcNAc是生物体内的关键糖分子,存在于许多重要的多糖中,如内糖蛋白和糖脂,同时也是甲壳素的基本组成单元。因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多功能性质,GlcNAc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 BC)作为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高纯度纤维素,拥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如高强度、形状保持能力和生物降解性,使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食品工业、造纸、声学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
然而,BC的结构单一和溶解性差是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科研人员尝试通过改性增加BC的功能性官能团,如将GlcNAc引入BC结构。TOKURA和朱清梅的研究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加入了GlcNAc,成功制备出含有GlcNAc残基的杂多糖。但这些研究中并未涉及糖类和GlcNAc含量的实时监测。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HPLC技术,对木醋杆菌(A.xylinum)在椰子水培养基中合成BC的过程中,GlcNAc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精确测定。实验发现,随着培养进程的推进,培养基中的总糖含量快速下降,葡萄糖消耗最快,其次是果糖,而GlcNAc的含量则在初期减少后趋于稳定并逐渐增加。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GlcNAc在BC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也为优化BC生产过程提供了实验依据。
通过HPLC方法建立的GlcNAc检测手段,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高分辨率,使得实时监控BC合成过程中的糖类变化成为可能。这对于深入理解BC的生物合成机制、优化培养条件、以及改进BC的性能和功能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GlcNAc如何影响BC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来调控BC的形成。
2021-09-26 上传
2020-05-25 上传
2021-05-12 上传
2021-06-13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1-04-22 上传
2021-01-02 上传
2021-01-01 上传
2020-04-25 上传

weixin_38723236
- 粉丝: 7
- 资源: 924
最新资源
- Material Design 示例:展示Android材料设计的应用
- 农产品供销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Java实现两个数字相加的基本代码示例
- Delphi代码生成器:模板引擎与数据库实体类
- 三菱PLC控制四台电机启动程序解析
- SSM+Vue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源码分析
- Java帮助系统代码实现与解析
- 开发台:自由职业者专用的MEAN堆栈客户端管理工具
- SSM+Vue房屋租赁系统开发实战(含源码与教程)
- Java实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算法
- 构建模块化AngularJS应用的四边形工具
- SSM+Vue抗疫医疗销售平台源码教程
- 掌握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及其应用
- 20页可爱卡通手绘儿童旅游相册PPT模板
- JavaWebWidget框架:简化Web应用开发
- 深入探讨Spring Boot框架与其他组件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