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类划分方法构建输入等价类表-软件测试实践

需积分: 13 6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1.26MB PPT 举报
"该资源主要讨论了软件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并通过引入质量管理的演化概念,提供了关于测试方法、工具和流程的背景知识。" 等价类划分方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策略,用于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确保测试覆盖的全面性。这种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原则:输入数据可以被分成若干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中的数据对于揭露程序错误来说是等效的。例如,在处理日期输入的场景中,可以将所有有效的日期归为一类,无效的日期如超出范围的年份归为另一类。通过选取每个等价类的代表值作为测试用例,可以验证程序对等价类中所有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 在软件测试中,等价类划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识别输入域**:确定程序可能接收的所有类型的数据。 2. **定义等价类**:根据输入数据的特性,将输入域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3. **创建等价类表**:列出每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并描述它们为何属于该等价类。 4. **设计测试用例**:选择每个等价类的一个或多个代表值,作为测试用例,确保覆盖所有等价类。 质量管理的概念在资源中也有所提及,从20世纪初的“品质是检测出来的”到后来的“品质是习惯出来的”,反映了质量管理的演进。质量检查(QI)关注产品的最终检验,而品质管制(QC)则侧重于过程控制,以预防缺陷的发生。品质保证(QA)更进一步,涉及整个系统的品质管理和改进。全面品质管制(TQC)和全面品质保证(TQA)强调组织内部的全面参与和持续改进,以达到客户满意度最大化。 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每种方法关注的焦点不同,例如黑盒测试关注的是软件的功能表现,而白盒测试则深入到代码级别检查程序结构和逻辑。测试工具则辅助测试人员进行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测试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执行测试、缺陷跟踪和报告,以及测试总结。 软件测试的流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测试用例的设计、执行、缺陷记录和修复的验证。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发展,测试不仅仅是一个后期阶段的活动,而是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确保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质量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