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22 下载量 14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3 收藏 557KB DOC 举报
"这篇文档是关于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涵盖了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脚本、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创建,以及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作者钟丹在软件工程专业进行此课程设计,由高永平和吴老师指导。"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构建一个典型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从需求分析开始,到最终的系统实现。以下是各部分的关键知识点: 1. **需求分析**:这部分是系统开发的起点,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需求分析包括系统总体需求,例如系统应能进行员工信息的录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概念设计**:在这个阶段,设计了实体关系模型(E-R图),如人事卡片表、家庭成员表和社会关系情况表,用于表示人事档案中的各种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数据字典也在此阶段被创建,它提供了对数据属性的详细描述。 3.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将概念设计转化为关系模式,具体化了每个表的字段和数据类型,以及可能的约束条件,如主键、外键等,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4. **物理设计**:这一阶段关注如何在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有效地存储和访问数据,可能涉及索引、分区等优化策略。 5. **数据脚本**:包含了创建数据库对象(如表)的SQL语句,这些脚本用于在实际数据库中实施设计。 6. **触发器**:触发器是数据库级别的事件驱动程序,文中提到了四个触发器,用于自动执行某些操作,如记录的显示、删除限制和数据更新。 - T1: 在人事关系表中插入记录时自动显示S表记录。 - T2: 防止删除家庭成员表中已婚人员的记录。 - T3: 删除社会关系表记录后显示剩余记录。 - T4: 将社会关系表中政治面貌为“团员”的记录自动更新为“党员”。 7.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预编译的SQL代码集合,用于执行复杂的数据库操作。文中创建了三个存储过程,分别用于插入人事卡片信息、查询所有女员工信息和删除家庭成员表中的元组。 8. **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这部分是作者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的反思和学习收获,对于理解系统开发的实际过程具有价值。 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数据库方案,使用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增强系统的功能性,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库的优化和维护。这是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数据库管理和软件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