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接口详解:从API升级到组件对象模型

需积分: 2 4 下载量 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553KB PPT 举报
"从API到COM接口-MFC COM东南大学PPT" 是一份关于COM(组件对象模型)的相关教程,旨在介绍COM技术在IT行业中的应用和核心概念。该文档深入探讨了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COM技术概览: - COM的发展历程:从单一应用程序的API接口发展到组件化编程,解决了一些传统API接口的问题,如开发难度大、更新复杂等。 - COM的体系结构:包括COM组件、COM接口、COM对象和COM组件客户与服务器的概念。COM组件是可执行的代码单元,COM接口是组件对外提供的服务接口,COM对象是这些接口的实际实现,而组件客户则是调用这些对象的程序。 2. COM的核心概念: - COM的目标是实现组件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确保不同版本、语言和平台上的组件能够无缝交互,提供一致性体验。这包括时间无关性、功能无关性、位置透明性、语言无关性和运行环境无关性。 3. COM组件与接口: - COM组件是功能模块的载体,封装了特定的业务逻辑。 - COM接口是组件与外部世界通信的桥梁,定义了组件的行为和方法,使得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些接口调用组件的功能。 4. 技术分支: - 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扩展了COM,使其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中使用。 - COM+是COM技术的增强版本,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和安全性特性。 - .NET框架进一步发展了组件化编程,与COM兼容,但引入了.NET特有的类库和框架。 5. 技术背景: - DLL(动态链接库)和OLE(对象连接嵌入)技术为COM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特别是OLE2.0版本为COM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 关联的参考教材,如《COM原理与应用》和《COM技术内幕》,展示了深入学习COM的资源。 这份PPT详细讲解了COM技术如何从API接口演变为一种强大的组件交互方式,并介绍了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对于想要深入了解COM编程和组件化开发的开发者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