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源的机器学习用户行为识别系统创新项目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141KB DOCX 举报
"该资源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为‘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识别系统’,由赵浩源作为负责人,属于‘专创实践’类别,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项目指导教师为彭志豪副教授,计划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实施,主要涉及工学领域。"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识别系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项目的核心在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和预测用户的行为模式,以便于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安全防护以及用户体验优化。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它允许计算机系统通过经验学习和改进,而无需显式编程。在这个项目中,机器学习将被用来构建模型,该模型能从大量用户数据中自动提取特征,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然后对新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识别。 用户行为识别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数据收集:收集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行为数据,如点击、浏览、购买等行为。 2. 数据预处理:清洗数据,处理缺失值、异常值,进行数据转换,为机器学习算法做准备。 3. 特征工程:选择或构建有助于区分用户行为的特征,这可能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时间序列特征、用户活动频率等。 4. 模型训练: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用历史数据训练模型,使其能够根据特征预测行为。 5. 模型评估:使用交叉验证、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的性能。 6. 模型部署:将训练好的模型集成到实际系统中,实时监测和识别用户行为。 在专创实践项目中,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会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技术,还会经历完整的项目实施流程,包括研究设计、条件准备、报告撰写和成果展示。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同时也能积累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经验。 此项目特别强调了“工学”背景,表明其可能侧重于工程技术应用,如网络安全、个性化推荐、用户行为分析等领域。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不仅能掌握前沿的技术,还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指导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将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识别系统"项目是一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尝试,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体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