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览:从早期到现代的演变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75KB PDF 举报
"2009计算机基础知识总复习大纲.pdf" 本文档是针对2009年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复习大纲,涵盖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应用以及数制转换等内容,旨在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与现代个人计算机(PC机)相比,它在耗资、重量、占地面积和运算速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ENIAC使用了1.9万只电子管,而现在的PC机则采用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大幅提升。 2.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和功能不断进步,体积逐渐缩小,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3. 我国计算机研究始于1953年,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随后在1982年推出了运算速度达1亿次的银河I、II型小型机。 二、计算机的特点 1. 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能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逻辑决策,自动执行任务。 2. 运算速度快:相比于人工计算,计算机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复杂运算。 3. 计算精度高:计算机可以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提供高精度结果。 4. 存储容量大:拥有强大的内存,可以存储大量数据。 5. 记忆能力强:通过硬盘等存储设备,计算机能长期保存数据。 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2. 数据处理:如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等,帮助企业决策。 3. 自动控制: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管理等领域。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教学(CAD/CAM/CAT):提高设计和教育效率。 5. 办公自动化:如电子邮件、文字处理等,提升办公效率。 6. 人工智能: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实现智能化操作。 四、数制转换 1. 数制概念:数制是用一组符号和规则表示数值的方法,如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2. 计算机处理信息时,所有数据需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因为计算机硬件直接理解二进制代码。 3. 其他数制如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在特定场景(如编程语言)中有其便利性,它们简化了二进制表达,方便人类理解和使用。 这份复习大纲详尽地梳理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关键点,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沿革,还能掌握其核心特性和广泛应用,同时对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有所理解。通过深入学习,有助于全面提升计算机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