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静态与动态微程序设计解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16.33MB PPT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是由唐朔飞编著的教材,讲述了计算机系统的多个核心概念,包括静态微程序设计和动态微程序设计。静态微程序设计使用只读存储器(ROM)固定微程序,而动态微程序设计则允许通过改变微指令和微程序来适应不同的机器指令,通常采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毫微程序设计是更精细的层次,用毫微程序解释微程序,类似于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的关系。该教材还涵盖了计算机系统概论、系统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运算方法、指令系统、CPU结构和功能、控制单元设计等多个主题,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微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现计算机控制逻辑的方法。静态微程序设计强调微程序的稳定性,其微代码通常存储在非易失性的ROM中,不会在系统运行时发生变化,因此适用于那些不需频繁更改功能的系统。这样的设计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比之下,动态微程序设计允许在运行时更新微指令和微程序,这使得系统能够根据需要模拟不同的机器指令集或者实现更复杂的控制逻辑。这种灵活性通常通过使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来实现,使得在必要时可以重新编程以适应新的需求,比如在系统仿真或升级中非常有用。 毫微程序设计则是微程序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它引入了毫微程序来解释执行微程序,形成了一个层次化的控制结构。这种设计类似于机器指令由微指令解释执行,但在这里,微程序自身又由毫微程序解释。这种多层次的设计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控制精度,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控制流和优化性能的场景下。 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配套的课件提供了辅助学习的资源,包括章节导航、自由选择播放内容以及通过动画和图表来直观展示电路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新版课件增加了更多交互性,便于读者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