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Socket编程:send函数参数与TCP/IP体系结构

需积分: 50 11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330KB PPT 举报
send()函数是网络编程中一个核心的函数,尤其在使用套接字(Socket)进行通信时起着关键作用。它在已建立连接的数据报或流式套接口中发送数据,适用于TCP/IP协议族的网络编程。send()函数的四个主要参数包括: 1. **socket(s)**:这是用于标识已建立连接的套接字,通常在创建套接字后通过bind()和connect()操作得到。它是网络编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源,代表了网络通信的两端。 2. **buf(缓冲区)**:这是一个字符数组,包含了待发送的数据。发送的数据通常是应用程序想要在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等数据。 3. **len(长度)**:指定发送的缓冲区中的字符数,即要发送的数据量。这个值不能超过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对于TCP来说,通常小于65536字节。 4. **flags(标志)**:控制数据传输的方式,常见的选项有: - **0**(默认):按常规方式发送数据。 - **MSG_DONTROUTE**:指示数据是发往本地网络中的直接连接目标,不需路由。 - **MSG_OOB**:表示数据是非常规出站数据,比如用于网络控制信息。 send()函数在设计时考虑了两种基本的套接字类型:**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流式套接字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适合如HTTP和FTP等需要顺序、无丢失的数据传输场景。而数据报套接字则提供无连接服务,数据包独立发送,适合实时应用如DNS查询,但可能存在丢包和重复接收的问题。 在不同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Winsock)和Linux(通常指的是BSD Socket),send()函数的基础和功能类似,但可能有一些特定的差异,比如Winsock在Windows平台上提供了不同的版本,如Winsock1.1和Winsock2.2,后者支持更广泛的网络编程功能。 在编写TCP/IP网络程序时,会涉及一系列的步骤,包括建立连接、数据发送、接收以及错误处理。对于连接性套接字,典型的工作流程包括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服务器端接收并建立连接、双向数据传输以及最后的断开连接。无连接套接字的通信则更侧重于一次性的数据交换,如UDP。 send()函数是实现网络通信的重要桥梁,理解和掌握其参数及其使用方法对于开发高效的网络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同时,理解Socket编程原理,如通信方式(阻塞和非阻塞)、协议统一接口(Socket)、不同平台的Socket实现,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类型、头文件和网络编程框架,都是网络编程开发者必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