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答案解析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1 收藏 17.71MB PDF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简版》第五版课后答案,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特别是关于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理解基本的交换机制对于深入学习至关重要。标题提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精简版课后答案"针对的是《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由谢希仁编著的教材,这是一本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教科书。描述中的"方便抄答案党"暗示了这些答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解答课后习题。 在内容部分,主要讨论了三种主要的交换技术: 1. **电路交换**:这种交换方式在通信开始时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路径,直到通信结束才会释放。电路交换适合于需要连续、实时的数据传输,例如电话系统。然而,其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因为即使在不传输数据时,通信双方也会持续占用连接。 2. **报文交换**:与电路交换不同,报文交换不需要预先建立物理路径。每个完整的信息(报文)被存储在交换节点,等待合适的时机发送到下一个节点。这种方式提高了线路利用率,但可能会导致较大的传输时延,不适合实时通信。 3. **分组交换**:结合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和报文交换的高效利用,分组交换将大的信息流分割成小的数据包(分组),每个分组独立地在网络中传输。这种方法降低了传输时延,提高了线路的效率,尤其适合互联网环境中的异步通信。分组交换利用动态复用技术,可以在同一物理线路上传输多个分组,从而提高带宽利用率。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电路交换最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语音通话;报文交换适用于处理大量小规模的、非实时的通信,如电子邮件;而分组交换则适应各种类型的应用,包括实时和非实时,是现代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这些交换技术的理解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它们决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影响着网络性能、可靠性和效率。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TCP/IP协议栈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优化网络设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