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件:实体、协议、服务访问点解析

需积分: 38 2 下载量 1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9.99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谢希仁教授的计算机网络课件,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因特网的概述及其发展历程,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特别强调了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中,实体(Entity)指的是任何能够发送、接收或处理数据的设备或程序,包括计算机、路由器、应用程序等。协议(Protocol)则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集合,它是“水平的”,意味着协议在不同层面上独立存在,对使用服务的上层用户是透明的。例如,TCP/IP协议族中的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协议负责数据的路由。 服务(Service)是下层协议向上层提供的功能,它表现为“垂直的”,即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服务的使用者只关心能得到什么服务,而不关心服务是如何实现的。比如,应用层可以使用传输层的TCP服务来确保数据的无错传输,而无需知道TCP如何实现错误检测和重传。 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是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实体进行交互的接口,它定义了服务的接入点。通过SAP,上层可以请求下层提供的服务,或者向下层传递数据。例如,在OSI模型中,传输层与网络层之间的SAP允许传输层的数据段被封装成网络层的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连接了全球的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其中计算机网络是最核心的部分。因特网的兴起,尤其是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因特网的组成包括边缘部分(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和核心部分(路由器和交换机),两者协同工作,确保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传输。 网络性能通常用一系列指标衡量,如带宽、延迟、吞吐量和丢包率,而非性能特征则涉及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按照分层的原则设计的,如ISO/OSI的七层模型或TCP/IP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责任和功能,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概念是理解这一层次结构的关键。 在这样的体系中,上层协议利用下层协议提供的服务,而下层协议则通过服务访问点与上层交互,确保网络通信的有序和高效。这种分层设计的好处在于它允许各层独立发展,同时保持整体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因此,理解和掌握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的概念对于深入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