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启动代码分析:start.S中的异常中断处理

需积分: 10 59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3.13MB PDF 举报
"异常中断处理-基于fpga的hdlc设计实现" 本文主要探讨了Uboot启动过程中start.S源码的详细解析,涉及了多个关键知识点,包括CPU模式的设置、看门狗的关闭、中断的禁用、堆栈指针的配置、bss段的清除以及异常中断处理。这些步骤都是在系统启动初期至关重要的,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初始化。 1. 设置CPU模式:在启动代码的早期阶段,CPU需要被设置为特定的工作模式,如在本文中提到的SVC(Supervisor)模式,这是为了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进行后续的初始化操作。 2. 关闭看门狗:看门狗定时器是一种硬件机制,用于检测和恢复系统故障。在系统启动时关闭它是为了避免在初始化过程中不必要的复位。 3. 关闭中断:关闭中断是为了防止在系统初始化期间,外部或内部中断干扰关键的设置过程,确保初始化的顺序和完整性。 4. 设置堆栈sp指针:堆栈指针是程序运行时存储临时数据和返回地址的关键,设置sp指针确保了异常处理和其他函数调用时的正常堆栈操作。 5. 清除bss段:bss段通常包含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程序启动时清零这个段,确保所有变量都以已知的初始状态开始。 6. 异常中断处理:在系统初始化后,必须设置好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够正确响应,如数据访问错误、预取指令错误等。 相关知识点还包括: - 如何查看C或汇编源代码对应的汇编代码,这对于理解代码执行流程至关重要。 - 为何在Uboot初始化时选择SVC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对特权指令的访问,适合进行系统级操作。 - Watchdog的作用和关闭原因,Watchdog用于系统监控,防止系统挂起,但在初始化时关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系统重置。 - ARM处理器的PC(程序计数器)在执行完指令后通常会自动加8,这是因为大多数指令长度为32位,即4字节。 - APCS(ARM Procedure Call Standard)是ARM处理器的调用约定,规定了如何保存和恢复函数调用时的上下文。 - C语言函数调用需要堆栈,用于保存上下文和传递参数,而汇编语言可以直接访问寄存器,因此不需要堆栈。 - 对于汇编指令的理解,如adr伪指令的使用,以及mov指令操作数的范围等。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掌握Uboot的启动过程,以及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如何处理异常和中断,对于FPGA上的HDLC设计实现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