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定义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9.66MB PDF 举报
"三菱PLC编程教程.pdf" 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历史、定义和发展历程,特别提到了三菱、西门子和欧姆龙等品牌的不同系列PLC的外形。PLC作为一种工业自动化的核心设备,自1969年首次出现以来,经历了从磁芯存储器到微处理器,再到现代的RISC芯片的演变,功能和性能不断优化。 1. PLC的名称演变:最初被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后来因为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冲突,仍然普遍沿用PLC这一术语。 2. PLC的定义:根据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定义,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电子系统,具有可编程存储器,能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通过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工业过程。 3. PLC的发展历程: - 第一代(1969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开发的PDP-14是世界上第一台PLC,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磁芯存储器。 - 第二代(1970年代初至末):CPU采用微处理器,存储器转为EPROM。 - 第三代(19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CPU升级为8位和16位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EPROM、EAROM、CMOS RAM等。 - 第四代(19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使用8位、16位微处理芯片的位片式结构,处理速度提升。 - 第五代(1990年代中期至今):使用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部分采用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芯片。 4. PLC的应用示例:文中提到的编程控制器运行演示,展示了如何用PLC控制电动机的顺序启动。例如,按下启动按钮,PLC可以依次启动两个电动机,按下停止按钮则全部停止。这种方式展示了PLC在实际工业控制中的基本应用。 总结来说,这份三菱PLC编程教程不仅涵盖了PLC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还通过实例解释了PLC的实际应用,对于学习和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非常有帮助。同时,由于涉及到三菱、西门子和欧姆龙等知名品牌的PLC产品,也反映了这些品牌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