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结直肠癌:MYH基因胚系突变与APC基因体细胞突变关联研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56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于2009年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第45卷第4期,主要探讨了中国人结直肠癌患者中碱基切割修复基因胚系突变与腺瘤样息肉基因体细胞突变之间的关系。作者们选取了42例经过病理确认的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以及DNA直接测序技术,对human mutY homologue (MYH)基因进行全基因分析,目的是检测并评估这些突变对于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42例患者中有6例(占14.29%)携带MYH基因的胚系突变,具体包括3例(7.14%)的MYH基因第2外显子单体型突变c.53C>T/c.74G>A,这种突变导致了Pro18Leu和Gly25Asp的氨基酸改变。另外,还有3例(7.14%)患者在第12外显子出现单碱基替换引发的错义突变c.972G>c,对应的氨基酸变化是Gln324His。对比正常对照组,这两种突变在非癌症样本中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213(1.41%)和0/59(0%)。 值得注意的是,携带MYH基因胚系突变的4例患者中有5个APC基因体细胞突变在癌组织样本中被检测到。这一发现提示,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MYH基因的胚系突变可能较为常见,它们可能会降低细胞对DNA氧化损伤的修复能力,进而增加APC基因突变的风险,从而参与到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因此,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MYH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潜在作用,也为理解该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关键词包括结直肠癌、human mutY homologue、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和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