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详解:决策模型构建与步骤应用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353KB DOC 举报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种用于复杂决策问题的决策工具,特别适合于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情况。该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提出,通过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将问题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以便清晰地组织和比较各种因素。 在层次分析法中,决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首先,将问题按照逻辑和相关性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是目标层,通常代表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中间层是准则层,包含影响目标实现的一系列准则,如例中的“景色”、“费用”等;最底层是方案层,即可能采取的具体行动或选项。 2. **构造判断矩阵**:在准则层中,为每个准则与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这通常是以两两比较的形式完成,例如,评价“景色”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中的重要性是否高于“费用”。每个判断矩阵的元素表示两个准则间的相对权重,一般不超过9个元素以保持判断的可行性。 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对每个层次内的元素进行排序,比如先对准则进行排序,然后对方案进行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判断矩阵的合理性,常用Saaty一致性比率(CR)小于0.1作为判断一致性的一个标准。 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最后,将所有层次的排序结果合并,得到整个决策问题的总排序。再次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整个模型的决策过程无误。 例如,在例1中,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判断矩阵来评估“景色”、“费用”、“居住”、“饮食”和“旅途条件”在选择旅游地中的相对权重,然后基于这些权重进行排序,以确定最佳旅游地。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用,可以处理模糊和主观的信息,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复杂度的问题。然而,理解并准确执行层次分析法需要良好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对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的理解。通过遵循这些步骤和原则,决策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多准则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