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Binder机制深度解析:进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
需积分: 21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5
收藏 2.25MB DOC 举报
"Android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详解"
在Android系统中,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允许不同应用程序组件(如Activity和Service)在各自独立的进程中协同工作。Android选择了一种名为Binder的机制作为其主要的IPC方式,而非传统的Unix/Linux IPC机制,如管道、信号、命名管道、System V IPC或Socket。Binder机制的选用可能与移动设备的性能和内存限制有关。
Binder机制的核心在于它是一种基于对象的通信方式,允许进程间直接传递引用,而不是简单地复制数据。Binder的实现依赖于一个名为ServiceManager的守护进程,它负责管理所有公开的服务和 Binder 对象的注册与查找。当一个服务(Server)想要提供给其他进程使用时,它会通过Binder接口向ServiceManager注册自身。同时,客户端(Client)需要获取服务时,也会通过ServiceManager找到相应服务的Binder代理。
Server启动过程源代码分析:
在服务器端,服务首先会创建一个Binder对象,这个对象实现了特定的接口,定义了客户端可以调用的方法。然后,服务会通过Binder驱动将这个对象注册到ServiceManager。这个过程涉及到底层的Parcel数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因为Binder对象的引用必须通过网络协议栈传递给其他进程。
Client获得Server远程接口过程源代码分析:
客户端在请求服务时,首先会通过Binder API查询ServiceManager,获取到服务对应的Binder代理。这个代理对象是客户端与服务交互的实际接口,客户端通过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来间接调用服务端的方法。由于Binder机制,这些方法调用实际上是跨进程的,但对开发者来说,看起来就像是本地对象的方法调用一样。
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
在应用程序层面,Android提供了透明的Java接口,如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来简化Binder的使用。开发者可以通过定义AIDL文件来描述服务接口,编译后会自动生成对应的Java接口和Stub类。Stub类实现了服务端的Binder对象,而客户端则会得到一个Stub$Proxy类,这个类作为客户端的代理,负责实际的跨进程通信。
Binder机制的优点在于它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由于Binder可以直接传递对象引用,减少了数据复制的开销,提高了通信效率。同时, Binder机制还提供了权限控制,确保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进程才能访问服务,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Android的Binder机制是其独特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在保持高效性的同时,为开发者提供了简洁的API,使得跨进程通信变得相对简单。理解并掌握Binder的工作原理对于深入理解Android系统以及进行系统级开发至关重要。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9-01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sharkchen506
- 粉丝: 0
- 资源: 2
最新资源
- todoey_flutter:创建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清单
- pracwebdev-assignment7
- AbpCodeGeneration:基于Abp构建的代码生成器,避免了基础代码的编写
- prak-PBO
- AIOrqlite-0.1.2-py3-none-any.whl.zip
- FFEncoder:一个PowerShell脚本,使用ffmpeg使编码工作流更容易
- toDO
- dev-fest-2019:在Kotlin中显示了如何使用动态模块,MVVM,Room,DI,应用程序捆绑和内部应用程序共享(PlayStore)的应用程序)
- 雅虎销售页面模板
- python-package-boilerplate:Python包cookiecutter样板
- Fullstack-Weatherly:使用Reactjs,Expressjs和Typescript制作的全栈天气应用程序
- python-scripts:我制作的Python脚本
- email-to-name:根据常见模式从电子邮件地址生成名称
- self-driving-car:包含自动驾驶汽车算法
- 随机森林
- tiempo-muer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