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排序算法详解
下载需积分: 5 | DOCX格式 | 15KB |
更新于2024-08-11
| 23 浏览量 | 举报
"输入数组元素\n"
for(i=0;i<10;i++)
{
printf("a[%d]=",i);
scanf("%d",&a[i]);
}
printf("冒泡排序算法实现\n");
for(i=0;i<9;i++)
{
for(j=0;j<9-i;j++)
{
if(a[j]>a[j+1])
{
b=a[j];
c=a[j+1];
a[j]=c;
a[j+1]=b;
}
}
}
for(i=0;i<10;i++)
{
printf("%d\t",a[i]);
}
}
本文件是关于C语言中几种常见排序算法的介绍,包括选择法排序、冒泡法排序和交换法排序(也称为冒泡排序的一种变体)。这些排序方法都是基础的算法,用于对一组数值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
在交换法排序中,程序通过两层循环遍历数组,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位置,当较大的元素被移动到前面时,较小的元素逐渐向后移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一个10个元素的数组是如何经过多次比较和交换后被排序的。
选择法排序则是在每一轮中找到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的最小值,然后将其与当前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这样每次都能确保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元素被放到了正确的位置。同样,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两层循环实现这一过程。
冒泡法排序是最直观的排序方式之一,它通过不断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位置,使得每一轮结束后,最大的元素都会被“冒”到数组的末尾。在代码中,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内层循环负责每轮内的比较和交换。
这三种排序方法虽然简单,但在理解算法和编程基础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分别为:交换法排序(冒泡法)和冒泡法排序均为O(n^2),而选择法排序在最坏情况下也是O(n^2),但在平均情况下是O(n^2),但最好情况下(即已排序数组)是O(n)。这些排序算法对于小规模数据或作为教学示例非常适用,但对于大规模数据,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会更为合适。
相关推荐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833.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01.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833.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filetype](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10720083606.png)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519082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Solaris系统管理:详解网络服务设置与优化
- Struts框架详解:构建高效Web应用
- Opnet仿真与MPLS流量工程实践探索
- Asp.Net平台下的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探讨
- 北航计算机研究生考试真题与逻辑推理解析
- 北航计算机研究生考试真题及解析
- Java设计模式:面向接口编程与核心模式解析
- JSP初学者教程:语法与内置对象解析
- S3C2440A LCD控制器详细介绍
- ArcGIS开发指南:关键技术与应用详解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详解:步骤、等级与关键原则
- Keil与Proteus联合仿真教程: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理想组合
- Tomcat性能优化指南:内存配置与线程管理
- Keil uV3入门教程:快速安装与项目实战
- 迈向卓越:DBA职业之路与必备技能
- iBATIS 2.0开发指南:入门与高级特性的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