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组成与应用:存储器详解

需积分: 31 0 下载量 1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383KB PPT 举报
"该资源主要介绍了微机组成及应用中的四管动态存储单元,同时也涉及了总线和三态门的概念、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只读存储器(ROM)的类型、随机存储器(RAM)的结构以及几种不同类型的存储单元,还有CPU的基本工作流程。" 详细内容: 在微机组成中,存储单元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四管动态存储单元是一种常见的RAM(随机访问存储器)设计。动态存储单元相比于静态存储单元,其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功耗,但需要定期刷新来保持存储的信息。动态存储单元通常由四个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2.1 总线和三态门部分,介绍了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这三类总线。总线是微机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通信的公共通道,而三态门则允许信号在多个设备间共享总线,通过控制门的第三种状态(高阻态)来实现。 2.2 存储器部分,讲解了存储单元的地址概念,并举例展示了地址线的数量如何决定存储器的容量。此外,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只读存储器(ROM),如固定ROM、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紫外线可改写ROM)和EEPROM(电可擦除ROM),以及EPROM芯片2764的特性。 2.3 RAM部分,除了四管动态存储单元外,还提到了六管MOS静态存储单元和单管动态存储单元。静态存储单元由于不需要刷新,因此速度较快,但功耗较高。动态存储单元虽然需要刷新,但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 2.4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过程部分,简单阐述了CPU的工作流程,以3+4=7为例,演示了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加载数据到累加器、执行加法操作和结果的处理。 该资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微机系统中与存储相关的硬件基础,对于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