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动态显示方式与原理解析

下载需积分: 11 | PPT格式 | 5.68MB | 更新于2024-08-22 | 26 浏览量 | 1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动态显示方式-单片机原理" 在单片机原理中,动态显示是一种节省硬件资源和提高效率的显示技术。这种显示方式主要应用于数字显示器,如七段数码管,尤其在处理多位数字显示时。动态显示通过将所有显示器的同名段(即七段数码管的每一部分)并联起来,并连接到字型口,然后通过分时轮流选通各个数码管的公共端来实现显示。这种方法使得各个数码管依次导通,在选通特定的LED段后,即可在显示字段上呈现所需的字形码。 动态扫描显示的主要特点是提高了数码管的发光效率,因为不是所有数码管同时工作,而是轮流工作,这样可以减少电源的消耗。此外,由于只需要控制一个公共端,硬件线路得以简化,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在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MCS-51系列的单片机,它是Intel公司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MCS-51系列有三种类型,即8051、8751和8031,它们的区别在于内置的程序存储器类型和容量不同。8051包含4KB的掩膜ROM,8751包含4KB的EPROM,而8031则不包含ROM。 MCS-51单片机的特点包括: 1. 它具有8位的中央处理器(CPU)。 2. 内置振荡器,支持1.2到12MHz的工作频率。 3. 集成了256字节的数据存储器(RAM)。 4. 包含4KB的程序存储器(ROM)。 5. 程序存储器的寻址空间可达64KB。 6. 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寻址空间同样为64KB。 7. 提供128个用户位的寻址空间。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包括CPU、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程序存储器、中断系统、串行口、并行口、定时计数器以及振荡电路。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运算器负责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则产生控制信号来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内部数据存储器分为用户使用的低128B和专用寄存器的高128B。内部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数据或表格常数。定时/计数器是两个16位的定时或计数装置。并行I/O口包括四个8位的口(P0、P1、P2、P3),用于输入输出操作。串行口是一个全双工的异步接口,用于串行数据传输。中断控制系统包括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计数中断和一个串行口中断。最后,时钟电路为单片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时钟。 在学习单片机原理时,还需要掌握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的功能、作用以及复位后的状态,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寄存器来控制和配置单片机的各种功能。此外,理解单片机的工作时钟与时序对于编写有效且高效的程序至关重要。 试卷的构成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程序、简单程序设计和应用题,涵盖了课本理论知识、编程设计、实验和作业等内容。这表明对单片机的学习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还需要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2章的重点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包括CPU、存储器组织、寻址方式、时钟以及引脚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