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特基二极管详解:金属-半导体结构与整流特性

版权申诉
2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306KB PDF 举报
肖特基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电子元件,由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肖特基(Walter H. Schottky)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并开发。它不同于传统的PN结二极管,而是基于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界面形成势垒,因此被称为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SBD的主要构造特点是阳极为金属(如金、银、铝或铂),阴极为N型半导体,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接触区域产生势垒,这个势垒使得电流仅在正向偏置时流动,具有快速响应和低正向电压降的特性。 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载流子在势垒两侧的运动。当正向电压施加时,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由于浓度差会向金属阳极移动,形成空间电荷区。同时,由于金属中自由电子较少,电子从半导体扩散到金属时会积累,形成一个势垒。然而,这个势垒并不像PN结那样阻止电子的回流,因为金属中的电子会被电场驱动向半导体迁移,两者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形成肖特基势垒。这意味着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流可以迅速建立,适合高频应用。 肖特基二极管在设计上通常采用N型硅作为基片,上面有掺杂砷的N-外延层,阳极由钼或铝等材料制成,并通过二氧化硅(SiO2)层来优化边缘电场,增强耐压性能。基片下的N+阴极层有助于减小接触电阻。这种结构使得肖特基二极管具有低的正向电压降(通常小于0.3V),较高的频率响应,以及较快的开关速度,特别适合于高速开关、高频整流、信号放大和光电二极管等领域。 肖特基二极管因其独特的金属半导体接触结构,使其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对速度和效率有较高要求的应用中,如高速数据通信、电源管理、信号处理等。了解和掌握肖特基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