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编译过程:从源码到可执行文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7.6MB PPT 举报
在C语言与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源程序与目标程序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源程序,即**原始程序代码**,是由程序员编写用于表达算法和逻辑的文本形式,通常使用C语言编写。它是未经过编译器处理的程序,直接由人类阅读和维护。源程序的主要作用是供开发人员理解和修改,体现了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 **编译器**是将源程序转化为目标程序的关键工具。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成机器语言,这个过程称为编译,生成的目标程序(**object program**)虽然不再是人类可读的文本,但仍然是中间产物,不具备执行功能。目标程序通常包含机器特定的指令和数据,便于处理器理解和执行。 除了源程序和目标程序外,还有其他相关的对象,如**库文件(files/libraries)**,它们是预先编译好的函数集合,供程序调用,节省了重复编译的时间。**链接器(linker)**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整合各个目标模块的作用,将它们链接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executable fil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进制文件,可以直接由操作系统加载和运行。 C语言与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这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编程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遵循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二级C语言考试大纲”,确保内容与考试要求紧密契合,强调语言的易理解和逐步深化。每个章节都包含历年等级考试试题,用来强化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理解C语言语法,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能够编写并调试简单的程序,以及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是为了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为了建立坚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无论未来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领域的工作,都能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源程序与目标程序的转换过程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